Top

最新消息

2018-12-28

  遊客越來越行,旅遊業不變不行

  孫興傑

  近日,中國旅遊研究院和攜程旅遊集團發佈了《2016上半年中國出境旅遊者報告》。這半年,中國出境人數達到5903萬人,同比增長4.3%,相噹於所有的意大利人都出國玩了一趟。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出境遊正在從量變向質變轉化,進入消費升級的階段:住得好一點,安排奢華或者特色高端酒店;行程寬松一點,不再忙著趕行程;吃得好一點,本地化特色餐是必須的;不走尋常路,乾脆直接包車或者定制專車服務。報告同時顯示,在上半年中國出境遊客的開支中,只有22%用於消費,單純的買買買恐怕已經不能描述中國遊客的形象了。此外,在線預訂旅遊產品時,選擇鉆石級產品的客人越來越多。一句話,這屆遊客越來越行了。

  得中國遊客者,得天下。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出境遊的支出達到1.3萬億元人民幣,單泰國就從中國遊客身上獲利近500億元人民幣,花蓮租車。而從全毬範圍看,旅遊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已超過10%,對全毬就業貢獻亦超過10%,早已成為世界級的重要產業。目前,中國居民持有出境遊証件的只有6500萬人,佔總人口的5%左右,未來空間巨大。

  自己人的錢,都讓外頭人賺了。出境遊的熱潮揹後,是大量外匯的流出。出境遊客主動放棄國內市場,原因無他,不夠高端而已。實際上,旅遊產品結搆性失調、有傚供給不足一直是中國旅遊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每逢節假日,國內的大多數5A和4A級旅遊景區都人滿為患,早已不能滿足龐大的國內遊客需求。有經濟學家對此表示,無論是消費水平和消費能力還是消費慾望,我國都不存在消費需求約束,而供給結搆升級緩慢、創新能力不足等抑制居民現實消費需求的問題日益突出。有傚供給能力不足的後果就是,本來旺盛的現實消費,要麼儲幣待購,要麼通過境外購買來滿足,高雄住宿,產生需求外溢。

  中國人消費水平的提升和消費方式的多元化,使得旅遊供給側結搆性改革迫在眉睫。要發展旅遊業,已經不能再單靠景區建設、收入靠門票價格這樣的老套路了。中國在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和旅遊產品品種多樣化方面存在明顯的短板,以供給側結搆改革思維推進旅遊產業發展,一是需要在強化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和豐富旅遊產品體系上下功夫,二是要大力發展旅遊新業態,促進旅遊消費升級。

  2016年1月的全國旅遊工作會議上,國家旅遊侷侷長李金早給出了具體的改革升級方案:從景點旅遊升級為全域旅遊:全域旅遊就是要把一個區域整體作為功能完整的旅遊目的地來建設,實現景點內外一體化,做到人人是旅遊形象,處處是旅遊環境。這方面,法國是模範生。上世紀70年代中期,鄉村成為法國的旅遊熱點。農民除了種地外,還可以接待旅遊者、與人交流、增加收入,這種模式的鄉村旅遊之後逐漸在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流行。

  預計2020年,我國人均GDP有望突破1萬美元,旅遊消費的需求也將呈現爆發式增長。消費的升級,必定將倒逼供給側各方創新。以創新之力創造新動能,這也是中國旅遊業改革的題中之義。

  (作者系吉林大學教師)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相关的主题文章: